新冠疫情把互联网医院带到我们身边

导读:随着国家这几年大力发展互联网医院,陆陆续续都在一些医院的app上都看到了在线咨询,复诊续方。当老百姓还对互联网医院很是陌生的时候,却随着新冠疫情的到来,互联网医院正式走近了老百姓的视野。对于我们很多老百姓来说,这个既陌生又是福音的家伙到底是谁?今天让我们走进互联网医院的前世今生。

最近经常在全国新闻上看到某某某医院互联网医院上线了,

患者可以在家里就可以续方了。

其实我们浙江省也有很多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就在身边

比如浙一,浙二中国互联网医院平台有限公司,省立同德等

老百姓问:互联网医院的前世今生

1.我国互联网医院业务发展历程回顾

(1)“有名无实”阶段

我国早期以“互联网医院”名义设立的线上平台为宁波云医院与广东省互联网医院,这两家线上平台均是在2014年相继上线运营,设立的政策背景和依据是《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服务的意见》、《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前述两个文件为远程诊疗与医师多点执业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2)由“虚”向“实”质诊疗业务过渡阶段

2015年至2017年,以乌镇互联网医院、银川智慧互联网医院为代表的线上平台开始涌现。相较宁波云医院、广东省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银川智慧互联网医院开始明确互联网医院平台的医疗机构属性。比如:《银川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及其实施细则明确定位:互联网医院,是依据该《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经市级行政审批服务部门备案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参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在这个时间点上,互联网医疗服务缺乏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但以乌镇、银川为代表的互联网医院已在实践中开始尝试以互联网医院为实施主体的诊疗服务,互联网医院的业务性质和定位已发生了改变,由徒有医院之“名”(虚)向医疗机构、诊疗业务之“实”过渡。

3)规范化、快速发展阶段

2018年4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26号文”),3个月后,卫健委发布了《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与《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三个配套规范性文件(下统称“26号文及其配套文件”),确立了互联网医院以实体医疗机构为主,互联网医疗公司为辅的发展模式,以及互联网医院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分级诊疗的政策导向。

在2018年国家发布了发展意见后,意味着互联网医院新的篇章开启

富邦科技 中国消防物联网云平台_中国物联网央行数字货币平台_中国互联网医院平台有限公司

每一次的带动貌似都是勤劳的浙江人民走在前面,

身为浙江人,默默的吃了一个哈密瓜

整个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过程可以看得出来目前已经处于第三个阶段了,已经趋于成熟。

这时候很多人会问:好大夫、春雨医生、微医这些是不是互联网医院?

据专业人士分析认为:

从合法性上来讲他们都是有取得互联网医院牌照的,算是合规。

但按照最新的管理办法来看,国家是要求互联网医院有实体医院,

据了解,这些公司机构在海南或者银川,找个场地找些医生,系统和监管平台做个对接。

顺顺利利的牌照拿到手,有了牌照就是正轨军啦,中国第一波互联网医院的红利就被他们圈走了。然后他们没有一家赚钱,后面的路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咯。

从合规性上来说,这些公司机构打了一些擦边球,比如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里面明确规定复诊续方,有历史处方才能复诊开药,而且针对的是慢病,

是慢病哦,不是所有疾病,可是你很容易在这些平台上开出药来。

当然看病不赚钱,卖药才赚钱,俺们都懂得

在我采访的时候有个患者跟我讲了一个故事,很有意思,和大家唠唠。

【真实故事】这位患者有一次晚上,突然眼睛肿胀眼白发黄有点出浓水的表现。非常渗人就不上图了。由于是晚上医院都下班了,这时候他给浙一、浙二、省眼科打了电话问晚上有没有夜门急诊,结果人家都无情的说,抱歉没有眼科医生,要明天才能看。这时候患者好奔溃,于是他想到问百度,百度出了一堆推荐,首先选了百度医生,据说聊了7-8句感觉不对,对面是个机器人,呃。。。立马换了一个,找了个厉害点的好大夫,确实上面医生很快接诊,同时也很快下了诊断,并且很快的开出了药品。您这个是麦粒肿,吃点药就好了。后来患者告诉我,他还是去了一家实体的互联网医院,等到了解决。他当时在好大夫平台上出现灵魂三问:1.这个医生靠不靠谱?会不会背后是个实习生?2、医生说药要2天才到,我为什么不明天去医院?3、他开药这么快就看2张图片就给我下诊断了?慌的很。

从这个真是故事也看出来目前这些公司机构开的互联网医院没有解决老百姓的痛点嘛。

小编推荐大家还是去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比如浙一浙二同德这些,至少这个医生看的见抓的到不是么。

思绪从三万里高空回到地面,刚才的案例中,其实平台就是给初诊患者开了药中国互联网医院平台有限公司,这个事嘛,明显踩线了吧。。裁判裁判呢。。。。

再回来说,三甲医院建的互联网医院在这次疫情过后,像疯了一样全国掀起了实体医院建互联网医院拿牌照的高潮。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各个行业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当然口罩等硬通货除外哈,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厂商单子如雪花一般,吃到撑啊。

小编也忍不住好奇,这些医院为什么这么执着去建互联网医院呢?

通过一顿乱七八糟的优秀操作,了解到一些根源的东西。

疫情期间,像浙一浙二等浙江的这些大医院,除了住院有些收入外,严重入不敷出,惨到很多医护人员就发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多可怕,800?3000?5000?原来的收入可是呵呵。后来没办法很多医院向银行贷款,当日也找银行朋友就稍微证实了下,二个字,真实。

从这个现象,看到2个问题:

1.中国的过度医疗现象很严重,这么多月还是很多人可以不去医院的嘛

(至于这个观点,有业内人士说:过段时间就会恢复到爆满的状态了,新冠又不是第一次)

2.对于很多实体医院就和实体经济一样,特别是小规模一点医院或者县级医院,那更是。。。

(有许多院长在考虑一个问题:疫情+互联网医院如何改变人们的就医方式)

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充满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互联网医院对老百姓来讲,你关注与不关注,他都向你扑面而来。

让小编带你们畅想一下我们老百姓未来的就医方式。

第一个:

疫情+互联网医院,未来肯定会改变我们的就诊方式

首先已经在改变的是那些得慢病的病人,在家就可以续方,药品快递到家。超级方便。

未来也行,我们在某种疾病或者某个科室的时候,可以先不去医院,在家先挂线上号,医生问诊完成,给你开完检查检验单后再去医院。这样大大的缩短了在院时间提高就医效率。解决了原来早上挂个专家号,上午就排队去做检验检查了,下午医生走了,下次再挂一个号,这样的事情天天在发生。

第二个

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让老百姓就医更方便了。

比如:我在线上咨询完医生,医生建议我到医院去看,医生帮我把号加好了,检查检验单开好了,去了找他看一次就OK 了。上线下线打通,就医时间都可以精准计算,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在医院排几个小时队了

第三个

医生服务更加精细化,有偿服务让有钱人更享受VIP

高铁有一等座,飞机有头等舱,为什么同样是公共资源,我想花钱图个方便也不行?

会不会有一天,医生的服务价值被体现,拭目以待。

第四个

互联网+院外的服务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产业化,越来越服务化。

现在出现的互联网+护士上门服务国家也在推,未来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发展,在家就可以采集一些单病种数据,医院也会从看一次病转变到一个生病过程的管理。如随着AI和智能语音识别,向随访啊宣教啊都把病人出院后的管理做的更加细致。

未来已来,互联网医院准备好了,你准备好了吗?

调查:

请问您如果医生在互联网医院上免费帮你问诊,给您提供服务,如帮您加号,开检查检验单,缩短你在院时间,您愿意为此支付服务费吗?

A.会 B.不会

欢迎留言!

首页 立即咨询 电话联系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