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首家无人药店开业试点被业界关注。据《第一药店财智》了解,这家无人药店是当地监管部门推广智慧药店背景下的产物——这引发了行业的思考,无人药店是智慧药店的创新方向之一还是一个伪命题?
01
浙江首家无人药店
9月18日,位于湖州市安吉县昌硕街道浦源大道的浙江省首家无人药店——安吉中联大药房智慧药房开业被媒体广泛报道。公开信息显示,该药房提供问诊、购药、结算为一体的24小时全程服务,主打“一窗联线问诊、一键医保支付、一码自动售药”的无人售药模式,可辐射惠及民众8万余人。
1分钟内扫码取药、24小时全天候供药,方便和快捷是中联大药房智慧药房的首要标签,安吉县市场监管局药品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该智慧药房模式为急用药品夜间购买、慢性病处方购药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据悉,该智慧药房试运行半个月,累计销售药品312单、实现线上问诊168次、提供药学服务220次。十一节后,中联大药房智慧药房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该数据属实,但前期来参观的人数比较多。目前每天单量平均在10单左右,还未接入外卖,如果上线O2O,则每天可达到40-50单。”
中联大药房智慧药房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店占地30平方米,上架药品达800余种。其中50%是处方药,40%是OTC,10%是非药品类产品。目前,该药店主要聚焦于患者的夜间购药需求。“我认为接入外卖平台后,(O2O销量)应该能占到70%以上”,该负责人表示,“(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24小时营业,从现有的成交数据来看,客单也基本集中在晚上。”
至于慢病患者购买处方药,上述负责人称:“目前还在探索慢病长处方病人的管理方案,正在与医保部门对接,可能后续病人已经处方备案的就无需每次都出具处方购药了,这是探索的一个方向。”
《第一药店财智》了解到,资本也注意到了浙江安吉县药店的动态,陆续有风投向中联大药房智慧药房抛出橄榄枝。据知情人士称:“目前该智慧药房采取自营,还未开放加盟,但已有几家风投公司预备投资以提供扩张资金。”
02
监管部门推动的产物?
9月18日,在浙江省首家无人药店发布的同时,浙江省药品现代物流研讨会同步召开。在会议上,浙江省药监局某官员强调称: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模式,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药房等新零售业态是未来药品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智慧药房作为一项创新,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安吉县中联大药房的无人药店在政策上得到了大力支持,打通药店终端与平台处方信息、医保结算系统、GSP管理系统已经在部署推进当中。药店还获批全省首张智慧药房《药品经营许可证》,成为全省首家无人药品经营单位,打破传统医保申请审核流程。
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官网截图
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官网发布的文章《解锁24小时卖药新模式 浙江首家“智慧药房”诞生》显示,为保证后续合法合规经营,目前在各方努力下已形成《智慧药房质量管理制度》,其中不仅规范了智慧药房的药品验收、存储、养护、销售等环节操作要求,还将设备终端维护保养、平台医师、药师审核纳入体系管理,为智慧药房扩点增面,惠及更多群众提供样板。接近安吉中联大药房的人士称:“扩张要等文件下发,或能在年底出台。一旦文件出台,智慧药房将第一站向杭州扩张。此外,安吉县也还会扩点,数量不会超过12家。”
按照规划,该药店的未来是能够为患者提供建立个人电子药物档案、留存血压、血糖等监测数据,依靠大数据及患者需求,进一步提供用药指导、服务提醒等专业服务。
但上述种种规划,通过无人药店模式,是否具备更高性价比?还是只是一种噱头?全国各地的药店经营者持肯定态度的似乎不多。
03
无人药店:找不到更优的价值点?
浙江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第一药店财智》注意到浙江 智慧药房,近两年随着新零售概念的火热叠加疫情以及互联网+医疗健康改革的影响,无人药店陆续在辽宁省、江苏省等地试水营业。
当然,在大零售领域,无人商店试点更早、地域更广,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这一模式复制到无人药店,作为升级方向,是否可行呢?
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劲松很直接地表示,无人药店是一个“伪命题”:“无论是降本增效还是解决患者问题,无人药店都不具备更高性价比,甚至还有明显的短板。”
首先,无人药店对夜间购药场景基本不存在优势。第一,中国的零售药店网点足够多,许多药店已经开设了24小时服务,通过夜间值班及O2O业务满足夜间购药,并且随着患者需求的增加还在不断增加、优化网点布局;第二,对于慢病患者来说,计划用药是主体,在夜间突发购药的需求少之又少;第三,急症患者、儿童患者等在夜间更加倾向于去医院,单纯购药需求并不明显,现有的药店服务以及正在兴起的无人智能售药柜,完全可以满足。
其次,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尤其是处方药。面对面的药事服务,对于降低用药风险、提高依从性、改善用药体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健康管理的反人性,注定了面对面交流的特殊意义,买药之后,再通过线上方式去咨询用药服务,既不符合消费心理,也会降低服务效能、增加风险。
再次,无人药店并不能明显降低成本,表面上看可减少人工支出,但一是软硬件设备的配备及后续维护成本不菲,二是没有店员、药师的面对面服务,就无法洞察顾客更多的健康需求从而提升客单。
药店私域流量运营专家子君告诉《第一药店财智》,无人零售商店的模式不能套用到无人零售药店,药店的核心价值在于对患者的专业服务,面对面、高频接触是基础,在此之上叠加大数据、互联网才有真正的意义。
至于互联网问诊,一名河北的连锁药店董事长指出,当下药店对接互联网医院,更多是为了解决处方来源。互联网医疗本身属于医疗行为浙江 智慧药房,在零售药店当中的应用,还有太多不清晰的地方,需要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明确、规范,不能把行业现状当成理所当然的未来。
对于新冠疫情期间,慢病患者无法到医院购药产生的需求,王劲松认为是一过性的,“慢病是需要长期监控的,尽管病人有需求,但经过4-6周的用药周期后,医生在没有接触患者、了解病程进展的情况下,也不敢贸然开药。”
此外,出于对药品安全的考量,河南某连锁药店总经理向《第一药店财智》表示,“药品是关乎人命的大事,近效期药品的管理、变质变潮药品的检测等,至少在现阶段靠机器是风险较高的,一旦流通到消费者手中就会产生诸多隐患。”
无人药店只是一个噱头,可以提升知名度,但实际价值目前来看并不高——似乎是行业绝大多数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