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一)

互联网+”和“+互联网”?

“+”的位置代表了创新驱动的主体不一样,“+”带来的不仅是生产力的提升,更是一种生产关系的重构,“+”代表着创新、颠覆;

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健康”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式走上舞台?

自从“互联网+”国家战略以及心动计划发布的那一天,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将“互联网+”提升至国家战略。互联网医疗也水涨船高,日渐人心。医疗的“互联网+”其实和其他行业一样都是互联网革命的产物。接下来介绍一下互联网的三次革命。

“桌面互联网”,第一次互联网革命。互联网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研究项目,该网络于1969年投入使用。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个人计算机兴起,各式各样的计算机网络应运而生,由此产生了实现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需求,从而有了TCP/IP协议。随之而来的就是著名的万维网(www)带来了超文本,超级链接;同期微软全面进入浏览器、服务器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市场,实现了互联网商业化,自此互联网用户指数增长。中国的互联网由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在1987年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拉开序幕。1994中国中关村进行科研示范网络建设开通了中国全功能服务,从1997年开始中国互联网进入了增长期。所以之后就有了新浪、阿里、腾讯等。桌面互联网革命给全世界信息交流和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

移动互联网”,第二次互联网革命。2000年之后,尤其2007年第一代诞生以后,互联网从桌面时代开始步入移动互联网的新阶段。在移动互联网阶段,中国已经做到了和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甚至在某些领域推动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各种智能终端及物联网传感器将接入无线网络,并连接云计算中心,移动互联网产生的价值将是过去桌面互联网的数十倍。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人类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变迁。移动医疗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交、购物、美食);分散化和个性化生产趋势越来越显著(C2B);社会资源和组织形态即将发生改变(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

“互联网+”第三次互联网革命。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和传感器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瞬间爆发而起,由桌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张基础网络撑起了一个云计算大平台,上层衍生出大数据、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社交网络、O2O等众多应用和服务,使得互联网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信息获取与交换互联网医疗 小程序开发,而是更多地与现实生活场景相结合。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上将“互联网+”提高至国家战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互联网+”的定义是:“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层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互联网与实体紧急的深度融合发展,从而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新生态。是一次技术与经济革命,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全面改造。比如“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农民不再靠天吃饭;“互联网+民生”智慧城市,让人民更加便利的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教育、交通等服务......当“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互联网将不仅仅作为一种连接技术,而是将成为一种融入全人类的生存必需品,犹如空气和水,重要而无形。网络经济不再是纯粹的虚拟经济,而是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当医疗政策的开放遭遇"互联网+"横扫传统行业之势,加上疯狂的资本强力进入,原本保守沉重的医疗行业已连续两年荣登互联网行业热门话题榜。

纵观医疗行业,因其产业链覆盖广,关乎民生大计,早已受到资本垂涎;而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服务质量低、医患关系紧张、医药及治疗价格高、医生资源稀缺等众多"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互联网创业者提供了可乘之机。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共振,催生了形态各异的互联网+医疗模式。互联网医疗也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目前处在哪个时期?

医疗小程序_微信小程序游戏开发_互联网医疗 小程序开发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增长迅速,移动医疗细分领域发展迅速。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为113.9亿元,占比26%。随着移动医疗市场爆发式发展阶段的到来,到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365.3亿元。移动医疗将突破200亿元。

移动医疗在互联网医疗中占据了大壁江山,移动医疗是在互联网革命推动下基于数据医疗发展而来。本文接下来将介绍医院数字化发展历程、移动医疗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医疗。

(一)我国医院数字化发展历程

l 起步阶段

我国计算机技术在医院得到应用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真正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都还是属于起步应用阶段。这个阶段数字化医院建设主要是以单机版为主。这一阶段主要特征:功能单一,单机应用,信息孤岛。以简单的管理应用为主,主要应用软件有收费管理、器械管理、药品管理、人事管理、病案首页管理和统计等。最成功的案例就是1993年全军统一推广的医院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在军队卫生系统首创了统一规范医疗信息、统一推广计算机软件、统一超级汇总的新局面。虽然这一阶段的信息系统大多限于单机作业,功能非常有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管理现代化水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锻炼了一支计算机开发应用人才队伍。

l 局部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随着局域网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医院数字化建设也逐渐从单机阶段向网络化发展。部分医院自行开发了局域网络软件,积极探索将医院单项业务管理电子化、网络化。这一阶段主要特征:网络投入使用,业务模式成型,信息局部共享,应用产生效益。这一阶段网络开始使用,网络服务器多采用和UNIX操作系统。软件功能基本都是面向管理的单部门业务,如门诊收费、住院收费、药品管理等,不过和单机版相比,业务模式已经比较成型,信息能够在使用部门实现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面向收费管理的全院级应用阶段

微信小程序游戏开发_互联网医疗 小程序开发_医疗小程序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以太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等开发工具、等大型数据库、计算机硬件的逐步成熟和对医院信息化认识的到位,医院数字化建设从局部应用向全院级应用发展。尽管这一阶段数字化建设和应用已经覆盖医院各个业务部门,但由于缺乏临床信息系统的支持,其主要应用仍然是面向收费和物资管理。这一阶段所使用的系统俗称HIS( ),也就是全院级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其实从字面上理解,任何在医院使用的信息系统都应该属于HIS范畴,包括临床信息系统CIS( )。但是在当时,除了管理信息系统,医院基本上也没有使用其他信息系统,HIS也确实涵盖了医院所有的信息系统。一直到现在,如果没有特指,HIS仍然是全院级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代名词。

HIS的开发成功和全面应用是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医院全面信息化的来临。其中应用系统以国家金卫“军字一号”最为成功。这个阶段突出特点如下:

1、从部门级应用向全院级应用的发展:尽管以实现收费为主要目的,但信息系统已经覆盖医院的各个部门,有些做得好的医院还建立了门诊和住院医生工作站。

2、实现基于收费管理的数据融合:HIS建设不仅仅实现了全院级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围绕费用信息数据的融合,并对收费管理、药品管理、资产管理等信息系统进行很好的集成,为开展成本核算等深层次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围绕收费管理的简单临床应用:这个阶段医院普遍实施了护士工作站,有些医院还成功实施了门诊和住院医生工作站,因此医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互联网医疗 小程序开发,但这个时候医嘱系统更多是围绕收费业务展开的,不少系统的所谓医嘱其实就是收费项目。但毕竟临床医护人员已经使用计算机,一些简单的临床应用也得以实施,如医生用的申请单,护士用的注射单、服药单、治疗单等已经电子化,有些系统还实现了医技科室诊断报告电子化。

l 专业化信息系统发展和应用

21世纪初,一些医院在全面实施HIS之后,开始逐步实施部分专业化的信息系统,医院数字化建设迈入HIS+专业化信息系统阶段。一直到现在,我国医院数字化发展基本上都还处于这个阶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个阶段主要几个特点:

1、医院基础信息系统基本普及

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3765所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HIS使用率已达80%。

医疗小程序_微信小程序游戏开发_互联网医疗 小程序开发

2、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就诊流程逐步得到优化:一卡通、自助服务、预约挂号等面向患者服务的信息系统得到应用。有些医院逐步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通过电话、门户网站、短信乃至微信等平台的紧密结合,为病人提供就诊预约、结果查询、医疗咨询、意见反馈和信息利用等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临床信息系统逐步得到应用:PACS、LIS等系统已经比较成熟,心电、手术麻醉和重症监护等临床信息系统也有很大的发展。基于无线网络、PDA、条形码或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移动医护工作站得到一定的应用。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逐步得到深化:我国电子病历应用从word通用编辑器开始起步,后来一些医院和企业致力于半结构化或结构化的专用编辑器的开发。近年来,随着医嘱、检验、PACS、心电、手术麻醉等各类临床信息系统的应用,完整的临床数据集成、展现及智能化应用成为电子病历发展的方向。

精细化管理逐步得到加强:一些医院不满足于传统HIS提供的资产管理、成本核算和综合查询等系统,基于原有系统或委托专业公司重新开发或引入资产管理、资源保障系统、成本核算、综合绩效评价乃至辅助决策等面向精细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医院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3、系统间的集成度明显提高

随着专业化信息系统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医院必然面临使用多个厂家信息系统,根据实际需求,整合不同厂商有特色的专业系统从而形成统一的大系统成为医院数字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最近几年,各个医院在HIS的基层上建立的各个专业化的系统大多数能与HIS实现集成和信息共享,有些医院还选择专业的集成平台实现与各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有效提升了医院信息化水平。

l 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与医院业务模型脱节

信息模型应是医院业务模型的信息展现。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核心业务是围绕病人疾病开展的临床诊疗服务,其他业务如物资、收费都是诊疗业务的附属品。而传统HIS以收费为中心,有些系统甚至连病人主索引都没有,基于传统HIS建立的医院数字化系统显然无法满足医院实际需求。

2、模块组成模糊不清

HIS是个万金油产品,看起来包罗万象,实际上很多功能模块不精细,无法满足要求越来越高的患者服务、临床诊疗及精细化管理的实际需求。于是医院又引进了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信息系统,这就导致功能模块模糊不清。例如,预约及挂号属于HIS还是患者服务系统?医生工作站属于HIS还是属于电子病历。。。。。甚至我们会看到很奇特的现象,有些医院实施了电子病历系统,但是医嘱功能是在HIS的医生工作站上,而电子病历只是个病程编辑器,医生需要在不同系统之间来回切换,效率和质量可想而知。

3、医嘱是收费的附属品

不少产品医嘱项目其实是收费字典,有些医院尽管也实施了护士或者医生工作站,医护人员也录入医嘱,但这些医嘱并没有真正用于临床诊疗,而是主要用于收费管理;执行和归档用的医嘱和申请单还要手工抄写,信息化不但没有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反而成为他们的负担。

4、缺乏全流程可追溯管理

没有形成以病人为中心、以医嘱为主线的闭环业务数据,尽管这几年不同系统间的集成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微观层面数据之间还不能形成有效联系,大部分系统还不能实现可追溯管理。

5、对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管理

没有建立有效的主索引。各种主索引在牵引业务流程、实现系统整合和数据融合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必备条件之一。但目前医院信息系统出了病人主索引好一些,其他医嘱、物资、人员、科室等都还没有建立主索引。

没有构建数据中心。虽然目前有影像数据中心,但是离电子病历要求的临床数据中心相差甚远。

信息标准化程度较差。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医院信息系统是遵循HL7医疗信息标准的,也没有一家医院建立完整的受控医学术语表。医院内部病人ID、各种诊疗和药品等代码均是各自定义的,病人在各医院之间的就诊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共享。

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现有系统更多是信息采集、记录和共享来使用,临床知识库、临床辅助决策支持、临床路径、疾病追踪管理等系统还非常薄弱,信息系统对医院决策支持的能力还不够,辅助决策支持和综合绩效评价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l 数字化医院高级阶段

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有如下应用。

1、可以为医生提供完整和有效的信息,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2、可以极大提高医学数据的测定和分析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的工作强度,并减少主官随意性。

3、可以集中专家的知识,辅助医生做出更为可靠和正确的诊断

4、可以从大规模的医学历史数据中发现规律和知识,从而为未来的基本防控提供决策支持。

智能化是信息系统发展的高级阶段,智能型医院是数字化医院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深刻改变医疗格局,改变医院数字化的模式、流程和建设方式。

移动医疗发展历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