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顶层设计仍待完善
互联网医院作为线下医院业务的线上补充,自身存在定位、业务、服务上的不明确。政策上对质控、监管、物价、医保等诸多相关制度尚未健全,流程设计以及监管培训上,也未形成规范。未来政策可继续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的医保支付范围,继续推动线上医保支付服务;可加强明确各级互联网医院和医疗服务的功能定位,推进互联网医院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形成互联网医疗分级诊疗新格局;可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互联网医疗信息监管机制,加强对数据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保护;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的建设,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构建互联网药品智慧监管机制。
②运营与配套绩效机制
目前,超9成互联网医院处于建而不用,多为预约挂号开辟途径,因此打造用户活跃、内容活跃的互联网医院是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医院如无法承担与第三方合作运营的高额成本,只依靠医院原本的人才配置做好有效的线上运营有一定挑战,还需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和思路来完善。
因此医院可着重培养或挖掘既了解医学知识、又懂得患者需求的互联网医院运营人才,找到最适合医院自身的互联网运营机制;完善互联网医院开展所需的人力配置和相关规范,让医生线上坐诊更合理、更具积极性,让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更具安全保障,监管体系更完善;将线上整体运营效果、线上诊疗服务质量、线上服务满意度等指标纳入院内绩效考核,从源头规范服务行为、给予激励支持。
③更注重医疗服务本身
商业模式不完善、盈利能力不足等矛盾,使得现行许多“I+H”模式的互联网医院更侧重盈利,可即便如此,无论哪种模式的互联网医院本质还是应以医疗质量和安全服务优先,回归医疗本身,做到人文关怀服务患者同时也服务于医生,善用网络实现学术的交流补充
④以患者需求推动医疗服务变革
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更多是从医院自身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对应的服务。互联网时代对医疗服务勾勒出了更多可能性:如何在常规的线上诊疗服务之外,将线上健康管理覆盖公众的全生命周期?如何为公众提供集“预防-治未病-诊疗-康复-健康管理”的闭环式线上健康服务?如何将中医药健康管理融入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这需要医院回归公众健康需求,以医疗健康需求为贯穿主线,整合医院现有医疗服务资源为提供新型线上线下结合的公众服务;同时有效运用新兴科技手段,以数字化为贯穿线下线下的技术支撑,同时依托“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完善全周期线上服务,实现患者个性化精准服务。
微信扫码或拨打热线
4009602675转1
微信扫码或拨打热线
4009602675转3
手机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