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微医在上海正式启动了“疑难病智能分诊中心-肿瘤专病”项目,并发布了“微医上海人工智能医院暨肿瘤全病程智能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将为全国肿瘤患者提供智能化、精准化的分诊转诊和全病程管理服务。此举是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战略部署的积极响应。
一个突破性的创新
微医的这次举措,不仅是对其自身发展的一次重大升级,也标志着全国首家人工智能医院的诞生,标志着微医全面进入了人工智能医院3.0阶段。从挂号到人工智能,从解决“三长一短”问题到专病管理,从预防、治疗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微医在中国医疗难点上有着深入且动态的理解,不断迭代升级推出成熟的解决方案。
微医3.0阶段背后的力量
微医3.0阶段背后的布局由来已久,自2021年起,微医逐步将旗下互联网医院升级为智能医院,通过智能医院牵头区域数字健共体建设。微医的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是闭门造车诞生的,而是在与医生、医疗机构深度合作下形成的。在资源整合上,微医与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深度合作,连接上海全市的三甲医院资源;还与上海瑞金医院合作共建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体系,并联合浙江大学和腾讯攻坚医疗大模型。
深厚医疗资源与先进技术的结合
作为互联网医院时代的领军者,微医平台拥有大量优质医生资源和健康数据,连接了全国8000多家医院,30多万医生,实名注册用户超过3亿。早在2017年,微医便和浙江大学合作建设睿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推动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如今,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字健共体等场景。
完整的AI医疗生态系统
微医上海人工智能医院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AI大模型,面向患者端、医生端、健康管理端、监管端四个应用端,打造了AI医生、AI药师、AI健康管理、AI智控四个“智能体”。这种全链条的AI技术应用全面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患者体验。
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
张群华教授是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创始院长,他认为,现在的医疗服务模式正在发生变革,从单纯的治疗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从治疗到预防的关口前移,并实现从院内到院外的延伸。微医在天津市与政府共建的数字健共体,从糖尿病单病种入手,通过AI健管产品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实现了数据联通和支付提效。
医学人工智能的魅力与未来
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沈柏用教授指出,AI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筛选出早期胰腺癌高危人群,实现从诊断到治疗的新突破,制定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还能赋能基层医生。微医通过“疑难病智能分诊中心-肿瘤专病”项目,为患者快速匹配专家并制定个性化方案,对肿瘤患者提供全流程管理。
对医疗行业的深远影响
各地纷纷推出了支持“人工智能+”的政策。例如,北京市在2024-2025年的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将互联网医院升级为人工智能医院。微医已经形成了一套AI驱动的全流程智能服务模式,通过智能化手段构建全流程的智能化服务,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
最后,强烈建议大家,日常一定要学习使用先进生产力,要把AI用起来。不管任何人,不论你是多熟悉你的业务,也不要排斥AI。聪明的人已经把像chatgpt这样的AI工具用得风生水起了,但大部分职场人还只知道埋头苦干,结果就是吃了信息闭塞的亏。会用AI和不会用AI的人,工作效率真的是天壤之别!其实只要愿意花点时间学学怎么用,简单的操作就能让工作效率翻个好几倍,省下大把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比如我常用的AI工具——简单AI,就是一个全能型AI创作助手,功能包括AI绘画、文生图、图生图、AI文案、AI头像、AI素材、AI设计等。可以一键生成创意美图、动漫头像、种草笔记、爆款标题、活动方案等。 文末附工具链接,可以点击体验。
微信扫码或拨打热线
4009602675转1
微信扫码或拨打热线
4009602675转3
手机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