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医院发展迅速,在线预约、视频诊疗、医药配送等服务逐步得到患者认可,既减轻了线下门诊的压力,也给患者带来了便利。互联网医院具有哪些优势?发展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瓶颈?
线上问诊医药配送 足不出户即可看病
“这种情况建议到发热门诊看看”“可能和睡眠情绪有关,要来线下评估,做下量表筛查”……12月17日下午4时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桂韦正在该院互联网医院为患者义诊。当日,该院百余名医生“云”义诊,患者可以在家免费挂号就诊。“平时主要利用碎片化时间,为患者线上问诊。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是方便了患者,感觉非常有意义,值得去做。”桂韦已经累计线上问诊788人次,点赞量达到上百人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部副主任、互联网医院有关负责人盛敏玲介绍说,和桂韦一样,该院目前有700余名医务人员参与线上问诊。该院互联网医院成立2年来,开设了消化道疾病全程门诊、皮肤科、神经内科等48个科目,累计问诊订单量达182641笔,累计开方量达7570笔,累计开具入院通知单达1460笔,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极大方便了广大患者看病。
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手机,如何使用互联网医院?家人可以通过手机,远程为老人买药。家住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的徐爷爷今年快80岁了,患有消化系统慢性病,以前都是亲自或者委托亲朋好友,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线下开药。今年初,他的孙子徐万臻得知互联网医院后,就开始通过手机操作、线上问诊,为他的爷爷开药。“线上问诊、开药非常方便!我平常在北京工作,通过微信上的互联网医院小程序就可以帮助爷爷开药。如果当天下午5点之前开好药,通常情况下第二天就能收到顺丰快递送来的药品。”徐万臻说。
据了解,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电子病历查询、智能预约问诊,患者在家即可与医生进行图文及视频对话;医生为患者快速开立处方,并由药剂师审核生成电子处方,患者点一点指头即可享受快递送药上门服务;患者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在家就能获得涵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资源共享利用
近年来,在各项配套措施的支持下,互联网医疗得以快速发展。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支持“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
我省也在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融合发展,加强智慧医疗建设,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在互联网医院看病,方便得很!以前,在线下看病,因为医生每次只能开一盒药,每个月就要去一趟合肥。现在,用手机通过互联网医院复诊,不用每个月到合肥线下复诊了,只需每3个月到医院做一次基因检测就行了。”东至县花园乡源口村村民叶翠英现在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复诊,省去了很多麻烦。她7年前劳作时不幸摔倒导致高位截瘫,4年前又不幸患上了慢粒白血病。以前,她每个月都要拖着病体,费很大功夫到合肥线下看病,不仅受折磨、花功夫、花路费,由于免疫力低下到人多的地方还容易被感染。
当下,我省互联网医院进入加速发展期。2019年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京东方医院等5家医院,作为我省首批互联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截至目前,全省互联网医院已达数十家。
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互联网医院还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协同诊疗服务,运用互联网、远程诊疗等技术,实现了优质医疗卫生下沉、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有效缓解贫困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状况,基层老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发展瓶颈
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医院还存在着不少痛点。《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显示,互联网医院真正能实现有效持续运营的不足10%,大部分处于建而不用或浅尝辄止的状态。
目前,互联网医院的服务群体有限。“互联网医院主要针对的还是复诊患者,为他们提供续方服务。”盛敏玲说,通过互联网医院,把复诊患者等群体分流,减轻了线下门诊的看病压力,提高了门诊诊疗质量。
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成本对医院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互联网医院投入较大,自己建,自己维护,包括机房、服务器、系统研发、运营维护等都需要投入。”盛敏玲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积极推动互联网医院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便民服务功能。为了提高服务水平,该院还建立了互联网医院线下服务区,开通了热线电话,力争做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方便。
互联网医院挂号价格还不能完全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导致很多医务人员缺乏参与积极性。“我院有的主任医师的线下挂号费达50元,而互联网医院的挂号费统一为10元。现在,医生参与线上问诊主要靠‘情怀’。”盛敏玲建议线上、线下统一标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线上问诊的积极性,体现医务人员的服务价值。
在医保结算方面,国家医疗保障局去年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其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自愿“签约”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互联网+”医保支付将采取线上、线下一致的报销政策。不过,目前医保线上支付工作进展缓慢,很多互联网医院无法做到线上支付。
为进一步规范互联网诊疗,促进互联网诊疗服务健康发展,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起草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对互联网诊疗的监管加强,互联网医院将迎来持续健康发展新阶段。
“未来,互联网医院除了提供互联网门诊,还将提供全病程管理服务,甚至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包括健康宣教、保健指导、慢病管理等。”盛敏玲认为,互联网医院应线上线下融合,打破信息孤岛,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微信扫码或拨打热线
4009602675转1
微信扫码或拨打热线
4009602675转3
手机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