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到底谁“+”谁?
2024-11-04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荆文娜

上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互联网医院也随着大会吸引了众多关注。尤其是乌镇互联网医院,更是成为业界焦点。

乌镇互联网医院这一几乎没有自身医生资源的互联网医院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模式?是否是注入我国医改的一剂新鲜血液?

乌镇模式扩大服务半径医生“移动”助推分级诊疗

其实,早在乌镇互联网医院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网络医院,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筹办的广东省首家网络医院。目前,这两家基于互联网而生的医院在互联网医院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模式却不尽相同,代表着医院内、外部与互联网结合的创新。

“互联网医院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但在世界上却并非如此,例如美国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开始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杜创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在我国现有的医疗体制下存在一些问题,各界努力寻找突破口,互联网就是路径之一,也是趋势所在。在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兴琳看来,互联网是工具,是平台。“医院通过互联网技术打开了医院间的围墙,使服务半径扩大,实现了医生与患者间更畅通的连接。”王兴琳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就在前不久,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为其曾患心梗的老患者黄女士完成了一次在线远程视频问诊,并开具了全国首张互联网医院在线处方。黄女士在自己的手机上完成了付费,处方通过平台执业药师审方后,经国药控股库房发出,后通过申通快递送达黄女士家中。这是乌镇互联网医院上线后首次实现在线诊疗的全流程应用。

行笔至此,一些细心的人不禁会问:此前不是分析互联网医疗无法代替医疗的核心,只能做些有关医疗的“周边服务”吗?那又如何实现在线看病全流程的闭环?研究互联网医疗的业内人士王先生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解释,原来的互联网医疗主要集中在关于医疗的“周边服务”,主要体现在预约挂号、缴费、查报告及医患诊后沟通等方面。但现在的互联网医院已触及一小部分病种医疗的核心,以乌镇互联网医院为例,通过互联网平台,首先将医生“移动”了起来,实现了医疗资源外部的互联,使全国各地医生资源齐聚于此,患者通过互联网远程技术无需去医院即可实现与医生的问诊,再由第三方进行药品的配送,实现了患者不出家门即可看病、买药的需求。这一小部分病种主要表现为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

这些病种正是互联网医院目前所侧重的方向。王兴琳表示,目前医院就诊的病人80%都为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且复诊情况多见。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现在我国一年约有70多亿人次的门诊量,其中将近60%属于复诊。而医学界人士的分析认为,2/3以上的复诊是可通过在线完成的。

在我国医改分级诊疗推进不畅的现状下,王兴琳认为,如能将占比较大的复诊患者、常见病患者分流到互联网医院,无疑可以很大程度缓解大医院看病拥挤的现状。同时,还可激活中层和基层医生资源。“患者不用担心基层医生的业务水平,如能将常见病等患者分流到基层医院,基层医生是可以胜任的。”王兴琳表示,这样可以助推分级诊疗。不仅如此,“互联网医院还可降低寻找医生成本,帮助患者发现周边基层医院不为人知的优秀医生和科室,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杜创补充道。

广东二院模式互联互通但须警惕压缩基层医院空间

从广义上讲,医生资源在互联网医院可实现纵横联通。除了像上述所提,可使医生资源在上下级医院分级诊疗中进行医院外部“纵”的联通,具体到某一医院“微观”的层面,也可使医院内部实现纵横联通,例如,在一年多前先于乌镇互联网医院成立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筹办的广东省首家网络医院。“如果说乌镇互联网医院属于‘互联网+医院’模式,那么广东省二院的网络医院则属于‘医院+互联网’模式。”王兴琳分析道。

王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广东省二院网络医院是依托于医院,成立网络科,再将自己院内各科室医生进行适当调配,使医生在本地执业,服务对象可能是全国各地的患者。据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疗拓展部主任张胜明今年早些时候介绍,在医生方面,目前广东省二院安排了约200名医生投入该项目,目前专职网络医院的有十多人,另外全院50多个科室每个科室也将抽调3~4人投入该项目。涉及的范围包括了全科、中医、消化科、妇产科、骨科、风湿科,主要针对常见病、慢性病。

除了将医生资源“移动”起来,广东省二院模式还使药品相关资源实现了“移动”,如一直掌握在医生手中的药品处方。张胜明表示,广东省二医已与金康药房、海王星辰、大参林等20多家连锁药店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这些终端将是“网络医院”,提供远程医疗。这个项目由三方合作,除了医院、药店终端外,还包括提供技术支持的公司。在药店中,患者通过电脑视频和耳机与在线医生进行对话,随时拍照上传系统,供医生查看。同时,体温、血压、血糖等数据也可通过仪器上传,供医生断症。若开具了处方,纸质处方会附有医生签名、患者病情等信息同时被打印。通过该处方,患者可直接在药房买到处方药。

不仅如此,据广东省二院网络医院前期数据显示,每天大约接待病人200逾人,有5~6成会开出处方,处方的价格平均在60元左右,而且目前通过网络医院看病不收诊金。对此,王兴琳表示,省去了线下医院挂号费等相关人头费,线上医院与之相较具有价格优势,线上平均60元左右的处方药价格,远低于广州市2014年250元左右的普通门诊平均处方价格。

但是,也有人担心,广东省二院网络医院与多家连锁药店的合作模式,是否将会涉及一旦参与药店药费分成,就又陷入以药养医的困境。对此,王兴琳却不这么认为,“病人不在医院买药,在药店买药可有多种选择,终端的选择一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患者完全可以选择便宜的药店。以药养医是指留出一定利润空间,但互联网医院模式药店药价的水分已被压出,这种担忧应该不会出现。”

不过,即便互联网医院模式创新带来很多利民的改变,王兴琳还是提醒,广东二院模式不同于乌镇模式,属于三级医院内部的互联互通。如模式进展顺利,在定点药店,就能获得三级医院医生的问诊和开药,尤其是慢性病。如果三级公立医院四处开网络连锁店,则有可能大幅压缩了社区医院、二级医院的部分空间,这样对分级诊疗的推行不利,需引起注意。

互联网医院医生是关键创新催促多点执业

“我认为,在现有的互联网医院代表中,虽然乌镇互联网医院看起来要想完全达成愿景难度大,但步子却迈得够大。”王兴琳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乌镇模式中,互联网医院打破医生资源地域上“横”的限制。王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乌镇互联网医院将线下的医院转化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实体,然后通过各地医疗专家进行虚拟多点执业。

从去年开始,我国出台政策《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但因为在线下,医生实现跨省多点执业难度大,需要跨省进行批复,而乌镇互联网医院正是力图通过虚拟多点执业解决这一问题。”王先生解释道。

对此,杜创表示,医生目前大多还是“单位人”,应打破行政级别和人事编制,让医生成为自由流动的“社会人”。今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公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医疗领域的大众创业即为鼓励三甲医院的医生走出医院,开设自己独立的诊所。但并不意味与三甲医院脱钩,医生与医院可以保持合约关系,而非雇佣关系,例如医生可利用医院平台进行手术等。

不过,王兴琳强调,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医生医疗责任险要跟上。总之,互联网新模式的出现也倒逼医院改革,不仅是人事,还包括在线诊疗、在线处方、处方药配送、远程医疗服务定价及在线医保等。


免费试用
咨询热线

微信扫码或拨打热线

4009602675转1

AI助理
牌照办理

微信扫码或拨打热线

4009602675转3

关注我们

手机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最新动态

返回顶部
小善心AI助理 3.5